诚信管理体系认证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提出申请
企业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并提交相关的体系文件。这些文件可能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介绍、管理体系文件、运营记录等。
二、受理申请与签订合同
认证机构受理企业的申请,并对提交的文件进行初步审查。
审查通过后,认证机构与企业签订认证合同,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文件审查
认证机构的专业老师对企业的体系文件进行详细的审查,确保文件符合《GB/T 31950-2015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的要求。
四、现场审查
如果文件审查符合要求,认证机构将制定现场审核计划,并通知企业准备现场审核。
认证机构的审核员将到企业进行现场审核,通过查看现场、询问员工、查阅记录等方式,全面评估企业的诚信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五、机构发证
现场审核合格后,认证机构将向企业颁发诚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证书通常具有一定的有效期,如三年,并在有效期内受到认证机构的监督审查。
如果现场审核不合格,企业需要根据审核员的建议采取纠正措施,并重新进行审核。
六、监督审查
在证书有效期内,认证机构将每年对企业进行至少一次的监督审查,以确保企业的诚信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监督审查的内容可能包括查看企业的运营记录、管理体系的更新情况、员工的诚信培训等。
七、证书到期再认证
当证书到期时,如果企业需要继续维持认证资格,需要向认证机构提出再认证申请。
再认证的流程与初次认证类似,包括提交申请、文件审查、现场审查等环节。
企业需准备的资料
在申请诚信管理体系认证时,企业需要准备以下资料:
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如企业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
多场所清单(如适用)
管理体系覆盖多场所活动的证明材料
涉及法律法规要求的行政许可证明、资质证书等
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
管理体系文件(如方针、目标、程序文件等)
公司组织机构图和职责说明
产品工艺流程图
企业简介、市场定位、发展战略等规划及方案
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报告
已获得的商标、专利、资质许可等证书
其他相关证明企业信用的文件或材料
以上流程和所需资料可能会因认证机构和具体行业而有所不同。因此,在申请认证前,企业应详细了解认证机构的要求和流程,并准备充分的资料以确保认证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