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认证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提出申请
申请方需准备材料:企业需填写《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申请表》,并附上认证所需提交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营业执照及年检证明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有效期内的许可证或资质证书及年检证明复印件、组织简介、组织机构图及主要负责人名单和联系方式、产品服务政策的介绍、产品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清单、已获认证证书和荣誉证书复印件、售后服务体系文件及文件清单等。
提交申请:将上述材料提交给认证机构。
二、审查申请
初步审查:认证中心会对申请企业的资格进行初步审查,确保企业符合认证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如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合法经营企业、最近存在重大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等)将被拒绝受理。
材料审查:对于符合要求的企业,认证中心将审查其提交材料的完善程度和认证申请表的填写情况。材料不齐的,将通知申请方补充材料,并再次进行审查。
签订合同:审查通过后,认证中心将与企业签订认证合同。
三、文件评审与现场评审
文件评审:签订合同后,认证中心将委派评审员或技术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受评审方的售后服务体系文件进行审查。
现场评审:文件评审完成后,评审组将进行现场评审。在现场评审时,被评审方应提供必要的协助,如向导、观察人员等,并可能需要落实后勤安排(如办公、交通、就餐等)。
四、评审与打分
评审打分:评审组将严格按照《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标准(GB/T27922)进行评分。评分主要检查企业的服务能力是否符合标准中的条款等要求。满分为100分,被评审方总分达到70分及以上即为通过评审。
评审结论:依据评审发现形成评审结论,评审委员会最终审定是否通过认证。
五、颁发证书
通过认证:对于通过评审的企业,认证机构将颁发相应星级的服务认证证书。证书的有效期通常为3年,每年对获证企业进行一次监督评审。
证书使用:通过认证的企业可在证书覆盖范围的产品及包装上使用星级标志,以作为证明其售后服务水平的依据。
六、持续监督与复审
持续监督:在证书有效期内,认证机构将定期对获证企业进行监督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复审:证书到期后,企业需要保持认证资格时,需提出申请进行复审。复审流程与初次认证类似,但可能更加注重企业近年来的持续改进和变化。
售后服务认证的流程是一个系统而严谨的过程,旨在确保企业的售后服务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水平。通过认证的企业将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