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体系管理认证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一、了解认证基本要求
在申请体系管理认证之前,企业首先需要了解认证的基本要求。这包括企业需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成立时间满足一定要求(如三个月以上),以及对于特定认证(如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需满足相应的环评要求等。
二、前期沟通与准备
与认证机构沟通:企业需要与认证机构进行沟通,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人员社保情况以及需要认证的范围等,以便认证机构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情况。
建立管理体系:根据所选的体系管理认证标准(如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等),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这包括制定管理方针和目标、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优化管理流程等。
运行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建立后,企业需要确保其有效运行一段时间(如三个月以上),并在此期间进行至少一次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验证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三、提交认证申请
填写申请表:企业需要填写相应的认证申请表,并提供必要的附件资料,如认证信息调查表、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件复印件等。
提交申请资料:将填写完整的申请表和必要的附件资料提交给认证机构。认证机构将对申请资料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现场访问,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情况。
四、签订合同与审核准备
签订合同:在获得申请组织明确的合同签订意向并通过了合同评审后,双方将签订认证服务合同。合同中将明确认证的范围、标准、时间、费用等事项。
审核准备:企业需要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准备相关的审核资料,如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同时,企业还需要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并熟悉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流程。
五、现场审核与整改
现场审核:认证机构将按照认证计划安排现场审核。审核过程中,审核员将检查企业的管理体系文件、记录以及实际操作情况,以验证其是否符合所选体系管理认证标准的要求。
整改不符合项:如现场审核发现不符合项,企业需要按照审核员的要求进行整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整改报告。认证机构将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
六、获得认证证书与监督审核
获得认证证书:如企业成功通过现场审核并整改所有不符合项,认证机构将颁发相应的认证证书。证书中将明确认证的范围、标准、有效期等信息。
监督审核:在证书有效期内,认证机构将安排定期的监督审核(如每年一次或两次),以确保企业的管理体系持续符合所选体系管理认证标准的要求。企业需要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配合进行监督审核工作。
七、复评与换证
提出复评申请: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前,企业需要向认证机构提出复评申请。复评程序与初次认证程序相似,包括填写申请表、提交申请资料、签订合同、现场审核等步骤。
换发新证书:如企业成功通过复评并整改所有不符合项,认证机构将换发新的认证证书。新证书的有效期通常为三年,但具体时间可能因认证机构和所选体系管理认证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体系管理认证的申请流程和要求可能略有不同。因此,在申请之前,企业需要仔细阅读所选体系管理认证标准的要求和流程,并确保满足所有相关要求。同时,企业也可以选择咨询专业的认证咨询机构或顾问公司,以获得更加详细和专业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