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认证企业内审的基本要求涵盖了多个方面,确保内审工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体系认证企业内审基本要求的详细介绍:
1. 熟悉企业情况
组织机构:内审员需要清晰地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包括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职责和权限,以便在审核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评估各部门的协作与执行情况。
部门职责分工:理解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对于内审员来说至关重要,这有助于他们识别潜在的风险和不符合项,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公司产品:内审员应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有深入的了解,包括其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流程、关键特性等,以便在审核过程中能够评估其符合性和适用性。
相关法律法规及ISO标准:内审员必须熟悉与公司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ISO等国际标准的要求,确保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这些要求。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内审员还需要深入理解公司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包括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以便在审核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评估其执行情况。
2. 审核能力
熟悉内审流程:内审员应熟练掌握内审的流程和方法,包括审核计划的制定、审核通知的发放、现场审核的实施、审核报告的编制等。
了解审核内容:内审员应清楚了解审核的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和过程,以便在审核过程中能够全面、深入地评估其符合性和有效性。
内审记录:内审员应具备良好的记录能力,能够准确、完整地记录审核过程中的发现,包括不符合项、风险、改进机会等。
问题描述与验证:内审员应能够精确描述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在整改完成后,他们还需要验证措施的有效性,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3. 个人品质
正直诚信:内审员应保持高度的正直和诚信,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干扰,客观公正地开展内审工作。
冲突处理:在审核过程中,内审员可能会遇到各种冲突和矛盾。他们应成熟冷静地处理这些问题,确保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规则敏感:内审员应对规则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4. 软性技能
擅于倾听:内审员应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能够认真听取被审核方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实际情况。
记录能力:及时、准确地完成记录是内审员的基本素质之一。他们应能够清晰、准确地记录审核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时间管理:内审员需要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审核工作,因此他们应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确保审核工作的有序进行。
小结与对应:在审核过程中,内审员应迅速进行小结,将发现的问题与相应的标准条款进行对应,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