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认证的周期因企业规模、管理体系现状、资源投入、认证机构的工作效率以及企业的配合度等多种因素而异。一般来说,从申请到通过ISO9000认证的时间大致如下:
一、基本周期
1、准备阶段:企业需要深入学习ISO9000标准,组织内部培训,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计划,并编制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关键文件。这一阶段的时间取决于企业的重视程度和准备工作的充分性,通常需要1-3个月左右。
2、文件编制与实施:企业在内部实施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文件发布、培训员工、执行程序等。这一阶段的时间也取决于企业的执行效率和内部配合度。
3、内部审核:企业需要进行内部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内部审核通过后,企业可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
4、认证审核:认证机构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审核通过后,企业将获得ISO9000认证证书。这一阶段的时间取决于认证机构的审核进度和企业的配合度。
二、影响因素
1、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越大,咨询师辅导的工作量以及审核老师现场审核的时间越长,认证周期也会相应延长。
2、管理体系现状:如果企业的管理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与ISO9000标准的要求差距不大,那么认证周期会相对较短。
3、资源投入:企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越多,认证周期越有可能缩短。
4、认证机构的工作效率:不同认证机构的工作效率不同,也会影响认证周期的长短。
5、企业的配合度:企业在资料准备、咨询阶段以及审核过程中的配合度越高,认证周期也会相应缩短。
三、加速策略
为了缩短ISO9000认证的周期,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提前准备:在决定申请认证前,提前进行ISO9000标准的学习和培训,确保全员了解标准要求。
2、专业咨询: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咨询机构协助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3、资源保障: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得到充分保障。
4、积极配合:在认证过程中,积极配合认证机构的审核工作,及时提供所需资料,快速响应审核员的询问和要求。
5、持续改进:认证通过后,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不断进行自我评估和改进,以确保持续符合标准要求。
四、认证有效期与监督审核
ISO9000认证的有效期为三年。在有效期内,认证机构每年需要对获证企业的证书有效性进行监督审核一次,并发放监督审核标志。三年以后,企业需要复评换证。
ISO9000认证的周期因多种因素而异,但企业可以通过提前准备、专业咨询、资源保障、积极配合和持续改进等策略来缩短认证周期。同时,企业也需要了解认证的有效期和监督审核要求,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